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病原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经过不同的途径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特殊小分子挥发性及非挥发性代谢物,往往具有特定指纹特征。基于这一原理,发展了应用气味指纹、光谱指纹、色谱指纹技术,使用电子鼻、光谱仪、色谱仪提取致病微生物的特征代谢指纹,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和模式识别分析,来检测病原微生物的新方法。包括:(1)基于挥发性代谢物检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新方法——气味指纹检测技术;(2)基于非挥发性代谢物检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新方法——光谱指纹检测技术;(3)基于挥发性及非挥发性代谢物检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新方法——色谱指纹检测技术(微生物代谢组学技术)。总之,本研究以气味指纹、光谱指纹和色谱指纹整合生物传感技术及化学计量学、预测微生物学为手段,以“无损”、“高通量”和“快速”为目的,系统性地集成创新并提出了基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为检测靶标检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新理念,为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原位、无损、快速鉴定和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新技术。
博士,博士生导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食品安全控制及营养健康重点创新团队负责人,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杰出青年奖、首届浦东新区科技精英。聚焦食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构建食品质量安全智能检测、风险评估及绿色防控新技术体系,以排名第一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为了帮助食品及生物学科科技人员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撰写技巧、提高SCI期刊收录的命中率,综合提升我国食品及生物学科科技人员的高质量科技论文写作能力。《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2025年8月7-8日在 中国 湖南 长沙 举办“第12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全面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与储运产业发展,实现食品产业在生产方式、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全面升级。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南研究院承办,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洞庭实验室、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研究所、中国食品杂志社、中国工程院Engineering编辑部、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协办的“2025年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产品加工与储运产业发展暨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熊猫体育如何提供售后保障 流程将于2025年8月8-10日在中国 湖南 长沙召开。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师范学院、家禽遗传改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的“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将于2025年10月25-26日在中国 江西 南昌召开。